在8.6代OLED线建设上,国内市场一直有一个担忧:即关键设备被卡脖子。在10年前,国内面板企业谋划6代线OLED面板厂时,就曾经遭遇过6代蒸镀机供应不足,被卡脖子,导致项目落地延后,或者不能第一时间采用更高效率装备的问题。 …详情>>
在“量”升级的同时,会议显示市场也在发生质变:这就是超大屏+智慧化的新趋势。作为全球专业显示领先品牌,飞利浦始在大屏智慧会议显示品类上持续布局,引领需求革命。…详情>>
近日,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的负责人曹蔚然博士及研发、制造团队,首次公开、专门的、长时间面向媒体,解答有关印刷OLED产品的“进展”情况,并邀请媒体走进工厂,参观印刷OLED制备过程。…详情>>
“智能汽车将是‘车型机器人智能体’、显示屏也将是‘屏型机器人智能体!’”——在人形机器人技术暂不成熟、功能长处和局限都很明显,且成本不会太低的背景下,行业认为“专用型机器人智能体”是未来智能设施的主要形式。…详情>>
从现在开始,3年内LCD彩电背光市场,可能是LED产业“最强增量点”!面对国庆十一黄金周市场,彩电消费的变化,行业人士预计Mini LED+LCD的组合,正在成为LED产业的重磅必争之地。…详情>>
Micro LED显示技术的落地速度依然“迟缓”。据业内人士表示,巨量转移的难度依然是行业“持续向前”的主要壁垒。针对于此,行业亦提供了多种“其它方案”。…详情>>
“龙头的规模优势将是未来产业链支撑的关键描述词!”业内人士指出,LED产业的全球分布正在从欧美和东亚、东南亚地区全面开花,向未来的“进一步聚焦于我国台湾与大陆地区”的格局转变。推动这种变化的原因首先是“规模”价值的变化。…详情>>
近日,据媒体报道,美国众议院资深议员约翰·穆伦纳尔(John Moolenaar)致信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·奥斯汀(Lloyd Austin),“痛陈”中国显示产业强大之“国家安全威胁”。大屏君觉得,这一情形的出现“并不例外”!…详情>>
在我国LED直显产业链加速迭代进步的同时,必然伴随着其“背后”的创新之王的涌现。例如,创业板上市公司卡莱特就是这样一家企业。其通过在LED视频处理器、显控产品、校正检测产品上的持续创新,不仅分享了LED直显小间距和MLED时代的市场机遇,更成为推动行业应用加速落地、更快更好发展的得力推手。 …详情>>
过去三年时间,大尺寸液晶显示的普及化,彻底改变了会议显示场景的采购逻辑:典型的变化是,投影品类市场占比,正在从十年前的超95%,变成鼎力的三足之一。同时,Micro LED一体机亦在“身后”翘首第四强之位! …详情>>
洲明中山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启用。这是全球首个以“工业4.0”、“智慧制造”技术打造的“照明与显示共享工厂”基地,亦是洲明“光显创生”产业链未来蓝图的重要支撑。…详情>>
TCL华星并购LGD广州面板和模组工厂一事,近日再次到达一个关键节点。即TCL科技正式发布了“拟并购”公告。其中,108亿的价格成为行业主要关注点!为什么说这个价格值得关注呢?因为公告中明确了“这是基础价格”、后续“最终收购金额根据过渡期损益、交割时点等因素会有调整”。这也就是说,“在这起并购中,似乎TCL华星处于谈判的优势地位”。…详情>>
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,截止2024年年中,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市场均价为1.24万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17.3%。业内有人士预期,全年市场行业均价降幅将达到2成左右。价格下降已经成为拖累行业增收的重要因素,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品牌结构和消费格局的洗牌!…详情>>
进入9月份,Micro LED显示产业再次热闹起来。不仅柏林IFA2024展会上三星、LG、海信等品牌力赞Micro LED显示技术,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这两个“彩电面板”数一数二的大佬,也拿出更具诚意的“行业进展”。业内分析认为,彩电和面板系企业,正在成为LED直显行业最大的“竞争变量”。…详情>>
即2023年三星和京东方8.6代IT用OLED显示面板线开工建设之后,全球第三条开工建设的8.6代IT用OLED线“花落合肥”。这对于合肥、乃至整个安徽新兴产业发展,以及该项目的实际操盘者维信诺都是重大战略性消息。…详情>>
随着8月底,国内各大LED屏企半年报出炉,业内得以一窥行业这半年来发展的基本格局:即内需市场受到价格战影响,增产不增收;国际市场占比提升速度决定营业额走势;行业整体价格下降和新技术、新产能研发投入增加,压制企业净利润和现金流水平。…详情>>